以Reb M为代表的甜菊糖苷已经在进入技术成熟与需求爆发的“临界点”。
“代糖、减糖“依然是全球食品饮料行业受关注的趋势之一,尤其在北美市场呈现出持续升温之势。
继赤藓糖醇、阿洛酮糖、罗汉果糖相继成为代糖热门成分后,一种被行业熟知多年的“代糖老将”再次强势回归。它就是甜菊糖苷,尤其是以Reb M为代表的新一代“高感官甜菊糖苷”,凭借更优的口感和技术突破,正成为天然代糖赛道的核心原料。
仅在2025年7月,就有3家企业在北美市场推出了基于不同工艺路径甜菊糖苷新原料,包括 Icon Foods、Bioenergy Life Science(以下称BLS)等,包括复配创新、高纯度提取以及生物发酵技术等。可以感知到,以Reb M为代表的甜菊糖苷已经在进入技术成熟与需求爆发的“临界点”。
01
甜菊糖苷的产业链在“重构”
如果我们从更上游的角度观察,甜菊糖苷的产业格局正在发生变化。
过去,甜菊糖的主要生产模式集中在“种植+提取”,依赖于大量的甜叶菊种植面积和创新的提取工艺。如今,随着生物合成技术和酶转化技术的商业化落地,许多企业正在通过“技术工艺”在改变游戏规则。
图源:千图网
目前,甜菊糖苷的主流生产工艺有3种:
1.提取技术:传统甜菊糖苷苦味明显、后味残留,其是Reb M在甜叶菊叶片中的含量低,分离难度高、成本昂贵。近年来,通过创新膜分离、超临界萃取等新型工艺,从甜叶菊中能精准地分离Reb M或Reb D等目标组分,纯度更高,苦味残留更低。
比如美国BLS在2025年7月推出的甜菊糖苷Reb M原料 PureSweet™,采用其专研提纯技术去除甜菊糖苷中常见的不良风味杂质,使其在无苦味、无后味方面表现良好,应用在运动饮料、能量饮、即饮咖啡、代餐奶昔、能量棒、冷冻甜点以及烘焙食品等多种消费场景。
2.酶法定向转化技术:利用特定酶催化将低价值糖苷转化为Reb M等高价值糖苷,提升原料利用率,改善口感。2024年,甜菊糖苷(酶转化法)已经在国内获得食品添加剂身份,申报企业是国内合成生物学企业弈柯莱。
3.生物合成技术:通过合成生物学手段,让酵母等微生物“生产”Reb M,无需大规模种植甜叶菊,实现稳定、绿色环保的生产。
02
生物技术成为甜菊糖苷的核心驱动
从全球市场来看,甜菊糖苷的市场竞争点,正在从传统的产能优势向“技术革新“转变,尤其是新一代甜菊糖苷Reb D和Reb M。
嘉吉与帝斯曼-芬美意合资成立的公司Avansya开发的甜菊糖苷原料EverSweet,就是通过精准生物发酵技术获得的高纯度Reb M。与第一代甜菊糖产品相比,这种甜菊糖甜味剂的甜度和时间曲线更加接近糖。同时,该技术生产的原料对于土地、水资源的影响大幅降低,并且能够实现可持续的商业化生产。
同时,全球原料供应商泰莱(Tate & Lyle)正积极推进天然减糖的技术路径。2024年联合美国技术平台Manus合作推出新型甜菊糖苷Reb M。该款原料的采购、生产和生物转化均在美国本土进行,涵盖从叶子采摘和提取到生物转化及最终成分的全过程,提高供应链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这款甜菊糖苷Reb M由Manus公司研发和规模化生产,并在其位于美国佐治亚州生物工厂生产。
在国内,也有多家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去升级甜菊糖苷产业。
四川盈嘉合生科技有限公司长期专注于生物合成技术,已成功构建涵盖Reb I、Reb D、Reb M在内的甜菊糖苷系列产品矩阵。凭借自主研发实力与工艺创新,其产品已获得美国FDA的GRAS安全认证身份,其中稀有品种Reb I具有高达蔗糖170倍的甜度,具备在食品应用中的优势。
苏州引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则依托AI驱动的合成生物平台,开发了多项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技术工艺,建立了丰富产品管线,目前已实现10余款关键原料的规模化量产,包括甜菊糖苷系列原料(Reb A、Reb D、Reb M),广泛应用于人类营养、动物营养、医药中间体等领域。
此外,苏州引航生物CEO谢新开将出席植提桥AAES2025天然健康产品行业大会&展,并且进行【生物营养重构全球营养健康产业格局】相关话题分享。
03
新一代“甜菊糖苷”市场正快速增长
甜菊糖苷首次被推出市场时,主要是以RebA为主,其存在天然的余味(常被描述为类似甘草,甚至有清凉感)以及苦味,因此常常给其它甜味剂进行复配。时至今日,RebA凭借着低成本和高市场占有率,依旧在代糖市场占据重要的地位,但其固有的后苦味也面临着诸多配方挑战,限制消费者的广泛接受。
当下消费者在减糖的同时,也不会为口感进行妥协,因此市场正在开发新一代甜菊糖苷,尤其是RebD和Reb M。目前,代糖玩家都在押注新一代甜菊糖苷,背后的关键驱动因素有哪些?
最核心的原因就是“技术突破带来产品升级“。过去,Reb M由于含量极低、提取难度大,难以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如今,通过酶法转化或者生物合成技术,企业得以稳定、低成本地获得高纯度Reb M,显著优化了甜味曲线与口感体验,使其更接近蔗糖。这一技术工艺的迭代,直接推动了甜菊糖苷成为市场主流代糖解决方案。
消费端的减糖需求快速增长,正在倒逼企业加速产品创新。国际食品信息理事会(IFIC) 2024年发布的数据显示,超60%的美国消费者正在尝试限制或避免糖的摄入。消费者对减糖的需求也很明确,减糖的同时不能牺牲口感,而Reb M甜味曲线更接近蔗糖,几乎无苦味和后味,更适合碳酸饮料、乳制品和糖果等主流品类的配方升级。
当然,也离不开政策与法规利好。全球范围内对甜味剂的监管越来越趋严,相比之下,天然甜味剂的安全性与市场接受度正在持续提升。甜菊糖作为天然甜味剂已在北美、欧洲、日本、中国、东南亚等地获得相应的法规身份。
04
甜菊糖苷市场应用趋势
在市场应用端,甜菊糖苷的趋势主要有“复配”与“全品类化”。
复配趋势:从市场端来看,甜菊糖苷复配其它原料正成为一种新的趋势,比如罗汉果苷与甜菊糖苷Reb M混合使用,有助于掩盖甜味剂的异味,主要应用的产品案例以高蛋白类产品为主,比如OWYN推出的植物蛋白奶昔利用这种组合实现了中性、令人愉悦的风味。
同时,Icon Foods于2025年7月推出的新型甜味剂SteviaSweet RM95D,就是由甜菊糖苷Reb M和Reb D组合而成。该成分能够带来蔗糖的顺滑口感,而Reb D则能够提升甜味的早期层次和深度。目前,该原料的潜在应用品类包括烘焙食品、酱料、饮料、零食、糖果、乳制品和乳制品替代品等。
全品类化:饮料目前是甜菊糖苷的主要应用方向,新一代甜菊糖苷正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更广泛的食品类别,包括乳制品、糖果、烘焙食品、谷物,甚至咸味食品,主要得益于其口感和功能的提升,使其能够快速融入到复杂的产品配方。
可以预见,以Reb M为代表的新一代甜菊糖苷,正成为下一轮全球代糖竞争的核心赛道。未来,谁能在原料品质、技术壁垒与成本控制上实现突破,谁就有可能在这场“天然减糖”的产业升级中占据先机。
代糖一直是植提桥重点关注的方向之一,在植提桥主办的AAES2025会展现场,特别开辟特色展区【技术创新展】,聚焦生物合成、减糖技术等6大技术,将通过可视化、结合感官体验的沉浸式技术展示,推动营养健康产业技术的影响力与应用落地。
欢迎技术企业加入AAES2025,带着您的技术重磅亮相【技术创新展】。
AAES2025(第16届天然健康产品行业大会&展、第2届药食同源滋补品升维开发峰会&展、第8届中国健康好技术之营养素技术创新奖&药食同源技术创新奖)将于10月 24-26日在南京国际展览中心(新庄)举办,将继续聚焦“技术搏未来”,助推企业构筑核心竞争力、推动营养健康产业持续升级迭代。
欢迎更多企业加入AAES2025!目前,AAES2025早鸟价报名通道已开启。
参考来源:
1.Stevia’s functional edge: Fermentation unlocks cancer-fighting potential, DINI QA, 2025
2.Next Generation Stevia Market Report, Lucintel, 2025
3.Icon Foods、Bioenergy Life Science、嘉吉、Manus等企业官网
END
温馨提示:
亲爱的朋友们,公众号推送机制发生改变,进入植提桥公众号主页,设置星标,及时收获新鲜推文,与行业共同进步,不掉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