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技术创新,共晶科技姜黄素和叶黄素新品发布成功
共晶科技 2024-07-02 1786
共晶技术不仅能够快速实现商业化,而且产品的性能优势明显。

文:Tony

2024年6月26日,共晶科技在2024 FBIF食品展上正式推出两款新原料,分别是姜黄素共晶和叶黄素共晶,同时还在现场向观众展示其创新技术解决方案——“共晶技术”,植提桥以直播的形式对此次新品发布进行全程直播。

和市场上常规原料相比,此次推出的这两款新原料有什么亮点,它的应用方向和优势又有哪些?能够为下游产品开发提供什么样的创新可能?带着这些问题,植提桥走进共晶科技的展台,现场对话共晶科技创始人梅雪锋博士,聊聊这两款新原料的特别之处以及原料开发背后的“硬核”技术。

共晶科技创始人 梅雪锋博士

图源:共晶科技

受访者:共晶科技创始人 梅雪锋博士

美国乔治敦大学化学博士,中国科学院引进海外杰出人才-“百人计划”特聘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上海药物研究所药物质量控制与固体化学研究中心主任,课题组组长。研究领域聚焦于药物共晶的设计、合成、制备和应用。

姜黄素、叶黄素新原料,更关注稳定性和吸收率

作为天然植物的热门成分,姜黄素的市场热度一直很高,这两年本土市场的终端产品开发在增加,在海外市场更是如火如荼,但是有个痛点就是“生物利用度”很低,企业也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姜黄素的吸收率。

姜黄素共晶新原料,解决生物利用度痛点

共晶科技此次发布的姜黄素新原料,是由姜黄素和左旋肉碱配体通过共晶技术形成的创新型原料。这款新原料的活性成分≥60%,优势也很明显,溶出速率和吸收率良好,与左旋肉碱能够形成协同作用,非常适用于热门赛道肝脏支持。

姜黄素共晶原料

图源:共晶科技

一项大鼠试验显示,以200 mg/kg的剂量给药,结果发现与姜黄素本身相比,姜黄素共晶的最大吸收浓度提高10.7倍,曲线下面积提高6.3倍,同时该原料在肝脏支持方面也有对应的动物研究数据,具有扎实的科研背书,这将助力原料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姜黄素大鼠PK吸收曲线

图源:共晶科技

叶黄素共晶新原料,解决稳定性痛点

作为一款高增长原料,叶黄素这两年在国内市场表现不俗。相关数据显示,2017-2021年天猫平台含叶黄素的保健食品销售额从2.36亿元增至10.22亿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44.26%,供应链端不同角色的品牌都在布局叶黄素相关终端产品。 

叶黄素产品层出不穷、销售额也非常可观,但一直没有大爆品诞生,原料的应用痛点或许是其中的因素之一,比如,叶黄素本身的稳定性、溶解度、吸收性都不是很好,同时对光、氧气比较敏感,市场上现有的包埋产品存在价格高,含量低(5%-10%),不耐压力,易破碎等问题。

叶黄素共晶原料

图源:共晶科技

基于此,共晶科技推出的这款叶黄素新原料是由叶黄素和己二酸配体通过共晶技术形成的创新型原料,其中的活性成分含量≥60%,在溶解性、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方面都优于传统叶黄素,并且具有相关的数据支撑。

一项稳定性实验显示,将市售叶黄素晶体与叶黄素共晶在室温条件(25℃,60%RH)下,敞口放置7天,叶黄素本身有约40%被氧化分解,而叶黄素共晶可以保持稳定。

叶黄素敞口稳定性比较

图源:共晶科技

综合来看,相比常规原料,这两款共晶形式的原料具有突出的市场优势。

首先,从原料的合规性来看,这两款原料在国内市场的应用都有对应的法规身份,姜黄素、叶黄素、左旋肉碱以及己二酸都在食品添加剂目录范围中,原料的合规性对于终端产品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其次,原料的剂型非常多样化,包括片剂、胶囊(软、硬)、软糖、粉剂、固体饮料,甚至在固体饮料和果冻中也能应用,其中部分剂型产品的开发难点就在于原料的吸收利用方面的局限,而共晶科技推出的这两款新原料有助于这一难点的解决,从而助力下游品牌商开发出更多好看、好吃更好用的差异化创新产品,满足下游市场细分化的产品需求。

最后,这两款原料在成本方面也有优势。虽然产品的整体成本跟原料的使用剂型、应用场景、添加形式都有关系,但和脂质体、微囊化姜黄素、包埋叶黄素相比,共晶原料的成本更具性价比和竞争性优势。

这令人不由好奇,如此强劲的产品背后,什么样的团队和技术所造就的?

深耕技术,实现原料“新”增长

成立于2022年的“共晶科技”看似行业中的“新兵”,但整个创始团队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尤其是在营养科学和技术创新方面,共晶技术则是他们突破市场同质化竞争的关键方式。

共晶是指两个及以上固体组分,在分子水平上通过非共价键作用,以固定比例形成无限重复的结晶形式。这种技术是在不改变分子结构的前提下,能够提高原料的溶解度、稳定性、生物利用度等。与常见的纳米技术、脂质体技术相比,共晶技术的优势在于性价比优势,适合大规模生产供应,不受工艺放大限制。

商业化的落地对于技术的应用起到重要的作用,目前共晶技术已经实现从实验室到生产端的落地。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共晶科技目前拥有完整的研究和转化体系,在共晶的选题、设计、预测、筛选、制备、工艺放大等方面具备丰富的经验和成功案例,能够更好地服务下游的终端产品解决方案。

从应用方面来看,共晶技术不仅能够快速实现商业化,而且产品的性能优势明显。

和市场上常规的生物利用度技术相比,共晶技术的优势就是“提质增效,共晶共赢”。其中,提质增效是共晶技术的核心优势,包括提高产品质量、结晶方式、纯度、稳定性、溶解性、可应用性等,通过技术的加持去增加原料在生物利用度,进而增加人体的体感。

共晶技术的优势还体现在“共晶共赢”,通过技术的迭代降低代工厂、品牌商的成本,实现产品的新卖点,同时提高消费者的产品体验,真正实现从上游到下游再到消费端都能享受技术革新带来的红利。

共晶科技,专注技术型平台的构建

共晶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源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药物固体化学研究中心,由梅雪锋博士于2022年3月创办。公司以创新性的共结晶技术为核心竞争力,开发更高吸收和更稳定的生物医药原料和制剂产品。目前已有还原型辅酶Q10、天然维生素E、羟基酪醇和植物精油等多个原研共晶产品成功上市。

共晶科技始终致力于通过共结晶技术解决各种产品成分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的问题,为相关产业技术升级和转型做出贡献,生产研发的产品应用领域广泛,覆盖药品、保健品、食品、化妆品、动物营养等多个赛道,有效瞄准并解决各个赛道产品应用的难点,具有市场大,周期短,上市快等优势。

未来,共晶科技将立足共晶技术,构建技术平台型公司,每年会推出2-3款共晶新原料。除自有研发新原料外,也会跟国内原料企业进行合作,利用共晶技术推出更多新原料。

当然,梅博士在采访最后也表示,共晶科技只做共晶技术擅长做的事情,针对市场上一些溶解性、稳定性、吸收性比较差的原料通过共晶这种性价比高的技术手段将其商业化,赋予原料新的活力,从而推动产品端和消费端的真正“创新”。


请发表您的意见(游客无法评论,请先 登录 or 注册
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
欲了解历史信息,请切换至老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