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功能性食品市场特色技术和原料解读
Tony 5小时前 2121
唯有把技术转化为切实的消费价值,才能真正赢得市场的长期认可。


日本作为全球功能性食品代表市场之一,其在产品开发、剂型创新和原料挖掘方面始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升以及对个性化和高效营养需求的增加,日本功能性食品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在这一过程中,新颖的原料和独特的技术工艺成为企业争夺市场份额的关键因素。

从传统发酵技术到现代化提取分离技术、微囊技术、个性化营养等,日本功能性食品的创新迭代也离不开背后的技术工艺加持。这些技术不仅为产品的营养价值和稳定性提供保障,还提升消费者的体验感

纵观日本市场,技术与原料的结合正成为推动品类升级的核心动力。本文将聚焦于日本功能性食品市场中特色的技术工艺与原料,深入探讨它们如何推动行业发展,并分析代表性产品在这些领域的应用实践,更好地推动营养健康行业对于技术的理解,进而提升市场竞争力。

01

发酵技术,传统与现代的创新融合

发酵技术在日本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在食品中的应用深深植根于日本的饮食文化中。传统的酱油、味增清酒等发酵食品在日本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发酵工艺被进一步优化,并广泛应用于功能性食品领域,比如益生菌、氨基酸、功能性成分等开发。

图源:千图网

比如,丸善制药Actibody RB”是一款来源于米糠的功能性原料,主要成分是米糠中的核心多酚3-(4-羟基-3-甲氧基苯基)丙酸 (HMPA)。采用日本传统发酵技术,进行100多次将多酚转化为HMPA的试验,严格控制发酵条件。并且,开发了一种能够高效稳定地将多酚转化为HMPA的微生物(原乳酸菌)。这款原料溶解性高,并且对光和热稳定,潜力应用方向是体重管理。

另一家初创企业Oryzae Inc,致力于通过传统发酵技术解决社会问题并实现可持续发展。自2020年以来,该公司通过发酵技术开发Oryzae甜味剂,这款甜味剂仅由大米和曲霉制成,具有天然甜味和浓郁风味。2024年,该公司拿到4.7亿日元融资,推动米曲甜味剂的科学研究和国际化市场布局。相比常规的代糖原料,这款发酵工艺来源的甜味剂属于比较少见的原料,市场潜力还是值得关注。

在产品侧,发酵技术同样是实现市场差异化关键。

比如,NICORIO株式会社于2025年7月推出一款功能性食品Lakubi,主要成分包括乳酸乳球菌H61、丁酸菌CB80®以及玉米发酵GABA,其中GABA采用独特的发酵技术生产,产品的应用场景是皮肤方向,剂型为胶囊。

值得注意的是,GABA已成为日本功能性食品“热门成分”,而其主流生产方式几乎都依赖发酵工艺。可以说,日本市场对“发酵工艺”模式的探索,已形成从原料到产品的整个产业链。

02

溶解技术,提升体验感的关键突破

溶解性是功能性食品开发中极易被忽视,但却直接影响消费者体验的环节。尤其是在粉末类产品上,溶解难题一旦解决,就能显著提高复购率。

东洋新药株式会社在2024年推出的 “Easy Powder™”技术,针对蛋白粉溶解难题给出解决方案。该技术能让粉末在水或牛奶中溶解,无需摇摇杯。这不仅降低了使用门槛,也让蛋白粉具备向更广泛人群(轻度运动者、中老年人)拓展的可能。可以直观感受到,技术创新不仅解决专业运动市场的痛点,更为大众营养健康市场开辟新入口。

图源:东洋新药株式会社

此外,Cocori Co推出的纳米级乳酸菌产品也值得关注,其采用的纳米工艺能够将乳酸菌加工成细小颗粒,使其更易于溶解和吸收,并复配菊粉与低聚果糖,实现“益生元+益生菌”的双重协同。和常规乳酸菌不同的是,这款产品使用的菌株是“SUGUKI乳酸菌 SOY-1®”,这是日本腌菜suguki中发现的植物源性乳酸菌。

在原料端,Oryza Oil & Fat Chemical 则通过专有的技术工艺推出高含量木犀草素的水溶性菊花提取物 WSP10(含量高达10%)。相比市售常规粉末仅0.1%的含量差距,这项技术提升了原料的功能性应用价值。考虑到菊花提取物在日本尿酸管理产品中的主流地位,这类高含量、易溶解的原料无疑会加速功能饮料等新品类的开发。

03

生物利用度技术,功能食品迭代的方向

在原料开发中,生物利用度始终是绕不开的话题。尤其是姜黄素、花青素、维生素C等主流成分,只有解决“低吸收”问题,才能真正发挥其效果。

图源:千图网

以姜黄素为例,其固有的低吸收性长期制约了应用拓展全球供应商纷纷借助技术手段来解决这一难题。

Thera Values 推出的 “Theracurmin Super”是典型代表。该原料通过新型制造工艺,将姜黄素加工为胶体亚微米颗粒,并将其晶体结构转化为非晶态结构,从而显著提高人体吸收率。

相比传统姜黄素,其起效剂量更低,具备在片剂、胶囊、软糖乃至零食等多类产品中应用的可能。这类技术突破,不仅提升了原料本身的竞争力,也为功能食品多场景化拓展提供了现实基础。

在眼健康赛道,WAKASA SEIKATSU则推出纳米级别的功能性食品,主要成分是越橘来源的花青素和叶黄素。该配方添加的是纳米越橘提取物”,其被加工成纳米尺寸,不会破坏有效成分,吸收率提高。此外,还使用自主研发的“胶囊”,其溶解速度比传统胶囊快,能够快速将成分输送至体内,提高人体的吸收性。

维生素C产品也迎来技术迭代SPlC Corporation推出一款脂质体维生素Lypo-C,含维生素 C(1,000毫克)和维生素 D3(2000IU),并采用微小、均匀的胶囊和光滑的液体形式包装,其中维生素C被包裹在与人体相容的磷脂制成的胶囊内,维生素D3被包裹在双层膜内,并且采用“液体”形式。

脂质体技术是一种常见的生产工艺,这款产品采用特殊的制造技术,实现了大小均匀一致。此外,每次生产都会测量粒径分布,只有通过测试的产品才能上市。

04

小结

日本功能性食品市场来看,原料与工艺创新正在成为市场差异化和竞争力提升的关键。从发酵技术、溶解性工艺到生物利用度提升,每一项技术突破都在助推原料和产品迭代升级,延伸下游应用品类。

但需要注意的是,技术并非目的,而是实现功能的一种手段。技术创新的最终落脚点,仍在于满足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安全、有效、体验“。过度强调技术创新,可能会让企业陷入“技术为技术而创新”的误区,忽视了消费者的需求和痛点。因此,唯有把技术转化为切实的消费价值,才能真正赢得市场的长期认可。

技术创新是营养健康行业发展的内驱力,哪些技术真正能够服务市场与消费者?答案将在植提桥10月24日-26日南京AAES2025现场揭晓。AAES2025(第16届天然健康产品行业大会&展、第2届药食同源滋补品升维开发峰会&展、第8届中国健康好技术之营养素技术创新奖&药食同源技术创新奖)现场,将有260+展商带着他们的新原料、新技术、创新产品等亮相现场,预计将吸引7000+专业观众参与,欢迎报名参展与合作。

大会日程:药食同源新品类、抗衰新趋势、技术新红利、洞悉产业新增长|AAES2025更新日程

报名联系

END

温馨提示:

亲爱的朋友们,公众号推送机制发生改变,进入植提桥公众号主页,设置星标,及时收获新鲜推文,与行业共同进步,不掉队。

植提桥营养健康产业科技媒体。植提桥推动和主张行业“技术搏未来”,链接有底线有科技力的上下游企业,为产业构建高品质链接。合作+V:HERB6688664182篇原创内容公众号



请发表您的意见(游客无法评论,请先 登录 or 注册
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
欲了解历史信息,请切换至老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