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美容产品正在各种技术的助力下,走向更高维度的竞争。
据Euromonitor预测,2025年中国口服美容市场规模将突破255.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在3.8%以上,且有望在2030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口服美容市场。
这一赛道能够持续增长,除颜值经济的崛起与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升外,也离不开技术的进步,像酶解、递送、合成生物、AI等技术正在帮助胶原蛋白、麦角硫因等口服美容原料以更加科学、高效、平价的方式走向消费者。
01
口服美容产品破局,从成分堆量到“技术增效”
观察早期以及当下的部分口服美容产品,可以发现不少产品不仅陷入了同质化内卷,也陷入了添加量的“竞赛”。以胶原蛋白肽为例,市面上销售的产品胶原蛋白肽的添加量从几千毫克乃至上万毫克都有,但添加量一定是越高效果越好吗?
添加多少量是一回事,但添加之后能够吸收多少,又另一回事。对此产业链上下游不少企业已经针对该问题,进行了布局,通过技术帮助产品提高生物利用度,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与体感,从而走向更高维度的竞争,实现切实的差异化。
1、酶解技术
酶解技术在口服美容这一方向占据着重要地位,它主要通过将大分子的物质转化为小分子的肽或者活性成分,来帮助产品提高生物利用度。既能应用在以西方营养素为主的胶原蛋白类产品中,也能应用在口服美容方向的药食同源产品中。
以胶原蛋白类产品为例,近年来随着酶解技术的出现及发展,很多企业已成功将大分子的胶原蛋白分解为了小分子的胶原蛋白肽,提升了生物利用度。
盛美诺推出的萃尔美®III型胶原蛋白肽,采用其自主研发的技术,以动物皮为原料经提取、酶解、精制而成的产品,含有丰富的III型胶原蛋白肽,能够特异性促进III型胶原蛋白的表达。
海南华研推出的胶原三肽是以罗非鱼鱼鳞为原料,使用定向酶切技术获得的产品,具有多种生原三水物活性、纯度高、抗原性、低过敏性等优点。其平均分子量为500-800D。小分子量更容易被肌体吸收,具有优异的保湿效果和渗透性,在食品、保健品、护肤品等领域展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未名太研推出的鲜活胶原2.0技术,其中就包括低温酶切技术,能确保分子量稳定在2000Da吸收区间。
营养健康食品CDMO企业仙乐健康在2024年推出了E立方仿生增效技术平台,针对胶原蛋白肽,该平台可用精准酶解技术,定向酶解罗非鱼胶原蛋白,靶向释放胶原蛋白序列中的OG、PO、GPA等胶原小分子肽,得到平均分子量仅有300道尔顿,活性肽含量≥5.2%的原料。仙乐健康确认出席AAES2025,并将带来“科学力×产品力:E立方仿生增效技术平台的多场景应用”的演讲。
汤臣倍健推出的Yep系列胶原蛋白肽产品,通过胶原蛋白检测、酶切技术优化等多种方式,开发了分子量<1500Da的胶原蛋白肽,并解决了胶原蛋白肽腥味重、易沉淀的问题,实现了生物利用度与口感双重升级。
应用在药食同源类的口服美容产品中,酶解技术可以帮助药食同源原料的活性成分得以高效释放,提升生物利用度。像金骏康推出的口服美容原料槐香美肌,便利用了酶解技术,将槐米中的芦丁定向转化为异槲皮素,提高了口服生物利用度。
2、递送技术
递送技术能够对口服美容产品中的功能性成分进行改性和优化,以提高其稳定性、水溶性、吸收性等,相关技术包括微囊化技术、脂质体技术、外泌体技术等。
①微囊化技术
其中微囊化技术可以形成空心的微米级的球体,通过高分子材料将活性成分封装起来,保护成分免受外部环境的破坏,比如微囊化虾青素、胶原蛋白、维生素C等。
像医诺生物面向口服美容方向推出的虾青素直饮粉,便使用了微囊递送技术,可实现高含量虾青素的精准输送,吸收率提升835%。
②脂质体技术
脂质体技术,是一种用磷脂双分子层包裹营养素的微型囊泡,这种双层的结构外层亲水,内层疏水,可以包裹水溶性成分和油溶性成分,保证营养成分的稳定性和吸收性。具有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靶向性等优势。
图源:Vida Glow
同样关注到脂质体技术的还有澳大利亚健康营养品牌,澳乐维他推出的虾青素产品,通过脂质体包裹技术、低温超临界萃取、微囊缓释等技术解决了虾青素活性成分保留的问题。
原料端,合成生物企业中科欣扬,通过其脂质体技术平台,开发出了三款口服美容方向产品,包括从根源祛除麦角硫因鱼腥臭味的Ultra EGT麦角硫因脂质体,实现了麦角硫因在配方中无味添加。以及更易吸收的耐热型SODLiposod脂质体,通过脂质体技术包裹,SOD的透皮吸收能力比单独的SOD提升了10.8倍,SOD包封率高达85%,解决了SOD本身稳定性差、透皮吸收差的问题,提升了其在功效护肤中的应用效果。
③外泌体技术
在递送这一方向,近年来在抗衰赛道崛起的外泌体技术也值得关注。
外泌体是细胞分泌的直径大约在30-150nm之间的囊泡,广泛存在于人体体液中,如血液、唾液等。它可以携带蛋白质、脂类、核苷酸物质等穿梭在各大细胞之间,并将这些物质准确的送到目的地。具有可靶向性、高通透性、高稳定性、高耐受性等特点。
像面对大分子蛋白质无法直接穿透细胞膜的情况,直径低于30nm的外泌体就可以发挥它纳米级的优势穿透细胞间隙,帮助将蛋白质运送到指定的地点,且可以保护内容物不被降解。
再生医学领域企业佰鸿集团在今年3月推出了Exo-WT盾舱™技术,这一技术主要通过植物外泌体囊泡包裹活性成分,帮助胶原蛋白肽、PDRN、PQQ等成分抵御胃酸,并将它们送到该去的位置,提升吸收率。
为帮助企业更近一步了解外泌体技术,AAES2025大会植提桥科学论坛板块,邀请了烟台大学教授陈大全出席,他将带来《植物源外泌体研究探索》的分享。
02
技术破局,稀缺原料成本直降3000%
技术革命,在帮助产品更好的应用之外,也让一些口服美容方向的稀缺原料成功的走向了消费者。麦角硫因就是一个很好的代表。
麦角硫因天然存在于菌菇中,但含量极低,早期提取成本高昂(曾达3000万元/公斤)。随着合成生物技术的发展,国内企业通过基因组编辑技术优化微生物底盘(如大肠杆菌、酵母菌)的代谢路径,提升麦角硫因合成效率,缩短发酵周期;价格也降至9000元/kg。
其中代表企业有上海麦角硫因集团、山东原力泰、深圳中科欣扬、江苏仅三、湖北美琪、华熙生物、浙江华睿、深圳瑞德林、深圳希吉亚、合肥和晨生物等。
03
口服美容未来,AI技术助力个性化定制
纵观全球,可以发现口服美容市场正在经历与护肤品相似的变化趋势:既产品的功效从综合型的美白产品,逐步向着抗衰老、头发健康、身体机能等精细化的产品延伸,并开始逐渐呈现出形态多元化、赛道细分化的行业趋势。
未来,随着消费者越来越注重功效精准匹配以及个体需求适配,个性化与精细化将成为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其中,AI 技术的应用将成为关键突破口 —— 通过大数据分析消费者肤质、生活习惯、健康状况等多维信息,AI 不仅能预测不同活性成分的适配效果,还可精准优化配方比例与使用剂量,帮助企业解决个体需求差异难题,为开发定制化口服美容产品提供核心技术支撑,推动行业从规模化供给迈向精准化服务的新阶段。
小结
可以看到,不管是原料端还是研发端,很多企业已经意识到并加入了通过技术创新来实现差异化竞争,通过技术驱动来帮助行业正向发展的重要性。虽然短期内成分添加量依旧会是竞争焦点,但随着消费者认知的不断提升,未来技术将成为企业在激烈竞争中抢占先机的重要武器之一。
多年来,植提桥一直在强调营养健康产业技术的重要性和技术表达传递的关键。植提桥主办的AAES2025(第16届天然健康产品行业大会&展、第2届药食同源滋补品升维开发峰会&展、第8届中国健康好技术之营养素技术创新奖&药食同源技术创新奖)将于10月 24-26日在南京国际展览中心(新庄)举办,将继续聚焦“技术搏未来”,助推企业构筑核心竞争力、推动营养健康产业持续升级迭代。上文提到的盛美诺(展位号A42)、海南华研(展位号D12)、未名太研(E40+E42)、仙乐健康(演讲)、中科欣扬(展位号A2)等企业都将出席AAES2025。
大会日程:药食同源新品类、抗衰新趋势、技术新红利、洞悉产业新增长|AAES2025更新日程
报名联系:
参考文章:
1、告别玄学,口服美容正迈向科技驱动的硬核时代,2025.5.28,好配方大奖
2、口服美容新纪元|佰诺兮Exo-WT盾舱™技术即将震撼发布,2025.3.7,佰诺兮
3、D-阿洛酮糖、维生素K2、麦角硫因——这些原料技术如何破局功能原料市场?2025.7.17,植提桥
4、脂质体技术,正成为海外营养品差异化竞争方式,2025.6.16,植提桥
5、口服美容,风再起?,2025.05.29,BeautyNEXT美觉
END 温馨提示: 亲爱的朋友们,公众号推送机制发生改变,进入植提桥公众号主页,设置星标,及时收获新鲜推文,与行业共同进步,不掉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