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严峻的审批环境下,技术力量是推动营养健康产业不断向前发展的核心动力。
近日新食品原料动态显示,猴头菇菌丝体“不予行政许可”,这也是继“牛樟芝菌丝体粉”和“杏鲍菇菌丝体”这两款原料作为新食品原料不予行政许可后,又一款“被拒绝”的菌丝体。
但茶藨子叶状层菌菌丝体、γ-亚麻酸油脂(来源于刺孢小克银汉霉发酵菌丝体)是成功获批的,威尼斯镰刀菌蛋白也正在冲刺审批。
为什么有的菌丝体撞上监管“红灯”,有的却能拿到“通行证”?
发酵菌丝体新食品原料汇总
信息来源:植提桥根据卫健委官网整理
01
核心原因还是安全性的问题
如牛樟芝菌丝体是牛樟芝发酵产物,牛樟芝是产于我国台湾地区的特有大型真菌,在我国大陆地区无食用历史,成分复杂,“药性”过强,安全性无法考证,菌丝体就更不好获批了。
猴头菇菌丝体目前在国内也主要作为药品使用,还曾出现过酶活性不达标、菌种溯源缺失等安全问题。
02
未来菌丝体来源的新食品原料如何破局?
(1)首先明确终产物成分。
比如2017年第7号公告的γ-亚麻酸油脂(来源于刺孢小克银汉霉),以发酵产物γ-亚麻酸油脂为新食品原料名称,并表明指标成分。

新食品原料γ-亚麻酸油脂
图源:卫健委2017年7号公告
再比如威尼斯镰刀菌蛋白于2023年首次被拒后,再次于2025年2月申报,受理编号为【卫食新申字(2025)第0010号】,2025年7月初公开征求意见。


威尼斯镰刀菌蛋白(征求意见)
图源:国家风险评估中心
此次名称原料直接由第一次申报时的“威尼斯镰刀菌TB01菌株发酵菌丝体蛋白”简化为“威尼斯镰刀菌蛋白”,理化指标中也明确标出蛋白成分≥50%。
(2)其次锚定应用场景,这可以借鉴欧盟的新型食品申报。
比如杏鲍菇发酵菌丝体2025年5月在欧盟拟批准为新型食品,应用范围设定了详细规范,并明确了不同食品类别中的最大使用量,这种精细化的监管框架既保障了食品安全,又为产品创新提供了明确指引。

欧盟杏鲍菇发酵菌丝体使用量(拟批准)
(3)技术破局是关键
03
海外菌丝体市场正处于高速发展期
2025年全球菌丝体市场规模约为3.24亿美元,到2034年将达到3.31亿美元,2025-2034年的复合年增长率 (CAGR) 为 29.43%。
根据类型,全球菌丝体市场可分为食品和饮料、药品、生物材料、包装、化妆品和个人护理等。其中菌丝体越来越多地被用作食品饮料行业的替代成分,成为植物蛋白的替代品。
早在1984 年,英国就批准威尼斯镰刀菌蛋白作为食品,这也是英国Quorn公司成功的基础。这家英国公司利用Fusarium venenatum A3/5发酵生产的菌丝体蛋白,并命名为Quorn。它是目前替代蛋白市场中较为成功的商业化真菌蛋白产品,应用于100多种替代蛋白产品中。
如今菌菇早已突破"山珍"的原始定义,除了替代植物蛋白,菌丝体中的氨基酸、油脂、蒽醌等有效成分也正成为技术创新成分用于功能食品、生物制造等,助力未来食品及其可持续发展。
作为深耕营养健康产业近20年的科技媒体,植提桥以“技术搏未来”为主题搭建AAES2025会+展的万人行业盛会,不仅是供需对接的桥梁,更成为推动行业从“原料竞争”转向“技术壁垒竞争”的核心引擎。

参考资料:
1、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欧盟拟批准杏鲍菇固态发酵菌丝体为新型食品
》,2025-05-09
2、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2025年7月10日,发布栀子油等7种新食品原料公开征求意见
END 温馨提示: 亲爱的朋友们,公众号推送机制发生改变,进入植提桥公众号主页,设置星标,及时收获新鲜推文,与行业共同进步,不掉队。 